何雪峰:我是创益传媒联合发起人、创我在联合发起人何雪峰。
首先跟大家阐述一下“创新重塑公益之美”这个主题。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感受着来自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参与公益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大家一起植树绿化、捐款的常规模式,而是加入互联网思维。
比如腾讯“99公益日”,在今年的“99公益日”中,阿拉善、邓飞、大苗都有非常优秀的表现。我们公益人希望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到公益行业中,不仅是腾讯、阿里,也包括京东,都加入到公益行业的PK中,这样会使公益更受益。
我们已经生活在朋友圈的世界里,如果大家用支付宝,通过蚂蚁森林在手机上就可以种出一棵棵的梭梭树。在“99公益日”之前,朋友圈里现象级传播的大苗的“小朋友画廊”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大家通过购买自己喜欢的壁纸帮助需要帮助的自闭症儿童。还有转化资源、帮助人等等,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也就是通过创新给我们带来的。
今天让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用创新来重塑公益之美,首先我想问一下邓飞先生。免费午餐在国内运作已是第六年,今年您又在波士顿设立了邓飞基金会,将公益版图蔓延到大洋彼岸,并且给非洲的几个学校供上了免费午餐,使免费午餐走向非洲、走向国际。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主题,公益不仅改变中国,公益同样可以通过中国走向世界。在这一点上,请邓飞给大家分享一下。
邓飞:免费午餐六年,筹款超过了3.3亿,每天有20万的孩子得到午餐。我们以为在中国可以就这样继续做下去,因为还有很多的山区的孩子们还在等待午餐。
去年,我无意中看了一篇文章,埃塞俄比亚的孩子在首都流浪乞讨,他们没有午餐。这时,我想我们应该去非洲,于是我们在非洲找了一批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在非洲的学校帮助这些孩子。但我们找到这些留学生后,发现在非洲做午餐变很容易实现,因为留学生们自己也会做午餐。我们和留学生们一拍即合。留学生帮助我们做执行,我们迅速地拿下了肯尼亚6个学校1400个孩子。我们就拿着国内的钱开始做,马上遭到了网友的质疑,说中国孩子的午餐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你们就跑到非洲去。我们发现这个很难。于是就找愿意去的企业,拿企业的钱,不接受老百姓的捐款,要把国内的钱留给国内。
后来更多非洲的孩子向我们提出了申请,国内企业的钱可能难以为继,所以我们想到要到美国去筹款。我们为什么可以到美国去筹款?因为每年有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波斯顿跟大家做分享,积攒了很多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的社群。
我们开始在美国做基金会。在美国基金会注册不难,不需要我们有400万,我就拿了35元还是38元的美金完成了注册。发了朋友圈,希望我们的留学生能够参与,结果有很多的留学生愿意来参与我们的工作,再动员美国的留学生参与进来。
我们怎么动员他们?我们对他们说,因为已经到美国来了,不如干脆我们往前走,去非洲。把留学生们动员起来,激活他们的同情心,带着他们的行动力,把他们带到非洲去,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领导力,怎么样发现问题、执行问题。免费午餐在国内有模型,我们拿到非洲去。我们做得很开心。
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法律问题,我们在美国不能够触犯法律,所以带了律师去,把美国学习法律的留学生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在全球做了这样的一个布局,因为我们考虑在美国筹的钱,一分钱都不会拿回中国。为什么?一个是很难。第二,我们可能会变成境外势力。所以我们只在国外筹款、美国筹款、澳洲筹款、欧洲筹款、伦敦筹款,全部调动留学生华人资源,我们没有成本,所以说可以铺开,筹的钱全部投入在非洲。最近我们加上了东南亚。但是整个基金的总部放到了香港,我们最后还是表现出了,这是一个华人的基金会。在美国可能会有一点麻烦,因为文化有差异,他会觉得来自中国的几个年轻人什么都没有,还捡了2美金做了这样一个基金会,他们可能认为,比尔·盖茨才能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想,我们只要是关切人、支持人,使非洲的孩子得到帮助,把他们的改变告诉大家,我相信人都是柔软的,我们一样的可以感动全世界的人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创造,谢谢!
何雪峰:感谢邓飞的分享。这里可以看到,公益对我们来讲不仅是一个工作,其实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事业。下面问一下马丽波老师,京东公益也成为腾讯公益、阿里公益三国杀的第三站。我们了解到,京东目前有物爱相联京东公益的物资捐献平台,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举,因为充分发挥了京东本身的优势,如同腾讯发挥微信的优势,阿里发挥他支付宝的优势。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一键捐赠、物资传送的模式,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目前的现状、创新点以及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参与公益可能带来的影响。
马丽波:谢谢何老师。我刚才坐在这里听邓飞讲故事的时候,也想了挺多。我从2008年开始做公益,到今天有9年的时间了。2014年1月2日来到京东,创立了CSR部门,同年9月份创立了公益基金会,当时怀着一颗劫富济贫的心来的。因为我觉得,企业大了,不管是品牌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需要在社会责任和公益方面做出一些创举。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我到目前为止也仍然坚信,以后做公益的阻力是我们这些民营的企业和企业家。
所以我们在想,涉及到公益,我为什么用这么时髦的一个词叫“心智模式”。在商业企业讲说,如何打造一款产品占领用户的兴趣模式,在座用过京东的人都会说,京东的东西是真的,送货快,这个就是心智模式。我觉得也不见得说每一件产品我们的货都会很便宜,或者有些时候不一定每件产品都很快,但这就是用户的心智模式。
谢谢你邀请我们加入这么残酷的战争,但这对于公益界是有好处的。
我在想,如果我要干这个事的话,真正做一点别人不能做的,或者做一点对阿里和腾讯是一个有益补充或者大家能够不一样的所谓的弯道超车是什么?我琢磨来琢磨去,我觉得京东能够在最初的商业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我们有遍布全国各地最快的物流以及我们整合了物流和物资这样的系统。所以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凡是这家企业在商业领域上的优势已经能有人肯为它买单,如果这个优势能够赋能到公益行业,它一定是公益行业所需要的。我问了很多的公益机构,很多的公益机构跟我说,他们缺乏运力,他们找不到靠谱的采购商买东西,买完东西之后找不到靠谱的配送商,然后又送不到,得找中国邮政,一来而去两个月过去了。所以公信力和公益程度受影响。后来我想,这个事我们可以干,因为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最后我们算了一下,差不多公益组织募100元的钱,保守来看最后150左右会变成募资给到受助者。这些所有的东西在京东上卖的,完全可以免费的给到配送系统。就这样一个想法出来了。
去年年末碰到李劲大哥说我想做这个事,去年年末12月9号那个东西就上线了,今年2-3月份时碰到一诺,当时在长江商学院的分享还是苦哈哈创业者的感觉,觉得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是今天坐在这里还挺开心的,因为运行了半年。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说一说我体会到的三个词:
一、共创。其实这个东西真的是要共创的,没有特别理想化的时候,我们搭一个平台,所有的机构都上来,我们很开心募了所有的款,京东给到所有的配送,我们的受助者拿到了物资。我们其实花了很多的脑筋。比如说我们找到达能,今年六一的时候,一罐达能奶粉差不多200元/罐,我们跟达能说别卖200元/罐,你卖6.1元,六一的时候卖610罐,所谓的卖让网友以6.1元的价钱捐这个奶粉,京东提供所有的物流。这是共创的过程,我们的心思是说我们找网友捐,我们给免费配送,找供应商让利,这样会形成很多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做的物爱交流平台也是有共创的想法在。
二、赋能。第一是我们给公益机构提供了物流,就很开心。另外我们还有很多二手物品的回收(如玩具、衣服),所有的消费者和网友都很高兴了,因为确实是大家刚性的需求。我们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募集40万二手毛绒玩具,40万大家可能没有太多的概念,我们帮儿慈会底下的小爱有温暖,这40万是他三年募集所有毛绒玩具的7倍。京东的加入对公益组织的孵化以及对整个产业的带动,我觉得都是有一定的作用。
三、开放。前两天我们做了一个挺好玩的事,把老板娘搬出来弄了一个区块链的技术,不仅仅是说物流很透明,我们想说在这个过程之中,参与公益的各方都能够用区块链这么好的技术,把每一步写出来,证明这个事情的公信力。所有的技术、数据只有开放才能做好。
我们想的是,这是我们的平台,半年募集了100万件的东西,最后救助2000万人群,影响人群2亿。在公益创新这条路上,我自己会走下去,也想诚邀在座的各位,其实你们的公益才智、创新创意更应该在创新这个行业上帮助整个公益行业向前迈出一大步。
何雪峰:对于企业为什么做公益,我要给你一个数据,我做传播出身的。企业做公益首先是帮助企业自己,因为在传播学习上面是有研究的,企业如果简单做广告投放,做自己的品牌营销的话,投放是边界效益低浅的,到一定成一定要通过自己参与社会企业责任和参与公益,这时候你品牌的每一步随着你的投放可以提升,有这样的一个曲线。所以所有的大企业如果把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做好,对本身的品牌投放是极大的帮助。
下面问一下大苗,大苗是前一段时间现象级一元够画的“幕后推手”。9月初在腾讯时和腾讯基金会的豆豆聊天,豆豆跟我透露说这个幕后是有故事的。另外想了解一下,刚才在台下时邓飞讲,做公益筹钱难,花钱更难。如果一年花50万,今年要花掉1500万,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把时间留给大苗。
苗世明:大家好,北大的校友大家好,我不是北大的。其实我也是一个小朋友,我在面对高考时候的阶段,我觉得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好,为什么一定要上北大、清华。前面有一个北大的博士宋超讲的解了我的一个困惑,教育的公平和自由,应该寻找每个人的自己。其实我当时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当时听说画画还可以上大学,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就上了中央美院去学油画。很开心。
这个事挺意外的,我想带大家先回到今天的重要会议的刚开始,也就是孔祥东老师在弹钢琴的时候,很美、很浪漫,或者说很触动你,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但是,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想到,其实中国还有一千万的自闭症,如果说脑部障碍的话,可能有2000-3000万的人群。其实他也像刚才孔祥东老师那样,一句话没说,但是互动了,这里面其实有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和表达。这些小朋友也需要。
2009年我在北京798做国际策展人,当时触动我的东西就是这个,我觉得他们也需要表达,他们也是生命,其实他们也有梦想,也可以慢慢地说几句话。
8月29号早晨我们火了,真的很意外,这一次让我比较开心的是,公众活动的时候,大家终于记住了我们机构的名字WABC无障碍艺途。比如说2014年大黄鸭的时候,公众没有记住,这个是跟公益机构、一个自闭症的梦想有关,当时在上海,线下有70万人。包括也记住我的名字,我叫苗世明,志愿者叫我大苗,而且没有把我的名字叫错。包括投资人吴晓波在吴晓波频道里分享苗世明小时候的故事,我都很意外。
当然这次活动也有很多的问题,包括公众的互动、舆论。其实我们就想做那一点点,就想把他们带到大家的面前。我记得广州有一个邹小兵专门研究自闭症儿童康复的老师说了一句话,自闭症的悲苦已经够多了,浪漫一次又何妨?那天早上我跟大家一样,很晕很浪漫,我起来的时候也很懵,就像刚才说到的,豆豆说有一些黑幕。这个项目我也觉得很意外,前期7个预留项目我们是其中之一,做了大量的准备,也有很多线下的筹备,比如说南京东路做了线下互动(小朋友画廊),还做了中日小朋友画展,包括日本小朋友,还做了5个城市的地铁、公交车广告,甚至到纽约纳斯达克。当然了,免费,全都是腾讯公益的公益支持、广告支持,包括这的策划,也是腾讯市场公关、腾讯公益一起在做。
跟大家分享一下,从那天早上10点开始,手机已经爆掉了,将近爆了2天多,大概有300-400家的媒体加我。我很意外,大家有时候老去问:比如说这1500万怎么样。其实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现在当下的这个社会,你可以让将近600万人在半天里都发一个朋友圈,去分享一件事,包括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甚至还给了你一块钱。这个事用商业来描述是多少钱?或者说的再直白一点,像刚才孔祥东老师这样的音乐表演,我觉得这不是用钱衡量的。我们应该反思到底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所以背后的黑幕是,H5是提前意外的泄露出来了,我们后面所有的,包括还拿拍电影的设备拍了一个小片子,本来是准备发全网朋友圈广告的,结果也没有等到9月7-9号。那半天,大家感觉我准备了半天,怎么一个小小的配套性H5火了?很郁闷,其实我也很郁闷。后面的就不是热点了,本来是想一步一步带大家升温。这个数据很惊人,让我包括大家,甚至是公益行业,当天那半天打开这个H5的人超过3000万,这是背后的大数据。只要你去看一下朋友圈,都知道这个事。我的朋友圈有5000人,后来去翻,发现将近2/3的朋友都在发。
腾讯和WABC都做了这个深度策划,主要在深圳和上海。互动有图像,有声音。可能因为你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很难接触到这样的人。但是我们就是想让大家像听刚才的钢琴曲一样,浪漫一次又何妨?让我们感受他们,他们其实很真挚、纯粹。
说的简单一点,他不会因为这张画卖了500万还是5元而多想太多,他可能在钱、权、欲望的概念上是另外一个表达系统,我们做这个事,大家也在问我们,艺术治疗怎么样?其实它在美国、日本已经发展了上百年,从弗洛伊德、荣格的梦的解析开始,大家去解梦,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语言表达力。我们更在乎的是过程,拿出一部分美丽的画作图片是为了大家的互动体验感,包括这一块钱,我们就是想筹一个认知,不是想筹钱,结果没有想到会爆掉。
同时,我们也面对很多质疑,质疑这些小朋友到底会不会画,是不是自己在画。实际上,这个真的都是真实的,小朋友是不同年龄段的,我们马上也会开放我们的工作室。
从我国际策展人的身份开始,持续做了八年,不断的想给他们一个美丽的小世界,让他们与公众有一个连接。所以我们每建一个工作室,都是想建立两个世界之间的连接。
刚才老师提的两个问题,实际上这完全是一次意外。参与的人群特别多样化。小学生、中学生,甚至还有不知道互联网公益的人,包括很多的媒体都不知道中国有《慈善法》,我觉得我不仅是在帮腾讯宣传“99公益日”,我成了一个互联网公益的普及者。
整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越来越有希望,就像这个关于世界的好消息,我觉得让整个人群聚焦到这个社会。花钱的事我们一点都不紧张,反正我们觉得,我们就是干这个事的,干了八年,大家关注或者不关注,我们也一直这么干着,钱该怎么花,包括我们的主管单位,有民政,有第三方审计,我们和腾讯、爱佑未来几家合作共同公开这个项目。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在关注支出透明、公信力的过程当中,我经常会提一个问题,如果你觉得我做得不好,你是不是也可以参与?因为一千万个孩子,我们其实才帮助几千个。希望更多所谓的公众站出来,走到他们身边,跟他们互动,也许你一定比我做得更好,我觉得这个世界就会更有希望,就会让他们实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我觉得这个是我想回应老师的。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些小朋友,这个H5还可以用,大家多关注。
何雪峰:感谢大苗的分享,这里面有一点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个现象级事件,不只是公益人参与的。发现各种多样化的行为、言论。但是这又回到了公益的本质,就像大苗讲的,他这个项目是真正立得住、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我们做公益的人自己的项目做好,各种各样的言论出现,我们都可以做到无所畏惧,因为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而且大苗刚才讲的有一点,公益不仅是行业里面小圈子的事,同时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去参与的,成为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怎么成为每个人参与的?这不仅是我们讲“人人公益”的理念,还要具体实现。下一位介绍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钱晓华会长,蚂蚁森林的项目,就是用移动互联网的项目,让人人在移动互联网上可以真实参与这个事。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请钱会长帮我们分享。
钱晓华:中国有2.2亿人在参与蚂蚁森林,以至于说阿拉善SEE是做什么的?是种树的。其实阿拉善SEE从荒漠化治理开始,我们在阿拉善有1亿棵梭梭的项目,这是我们最大的项目。说蚂蚁森林,大家集能量的事情,一起种树的事情,在中国发生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谈不上很伟大。其实,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超过所有的发达国家,这也说明,中国是全球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超过欧洲、美国。所以,从一方面来讲,我们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成就了蚂蚁森林、“99公益日”、“95公益周”。
第二方面,我觉得中国的人民,我们的公众是非常有爱心的。有那么多人参与蚂蚁森林,我特别感动,我现在一出来就背着阿拉善SEE的包,我去餐厅吃饭,餐厅服务员说我给你们种过树。我走在路上,人家也会说种树。因为2.2亿人是很大的人次。大家都非常有爱心,很多的餐厅服务员就靠每天走路积多少步,给我们捐那个梭梭,中国的人民是非常有爱心的人民。
刚才大家谈到,美国是2%的公益捐款,中国是还不到0.2%。我觉得这个跟我们税法等方面有一点关系,不是中国人不爱捐钱,可能是政府拿走太多。从阿拉善SEE来说,我们是企业家的环保公益团体,大家会问一个问题,你们企业家,为什么还要筹钱?而且我们现在筹钱的比例也超过50%了。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公众筹钱非常大的一部分还是我们阿拉善SEE协会的会员捐的。比如说这次“99公益日”一共筹了5600万,中国的环保公益捐款在“99公益日”里占多少?6%。比不上对少年儿童的关心方面,当然这是非常主要的。环保的捐款占6%,我们阿拉善SEE占6%里边的64%,我们在环保公益方面负担非常大的责任。
阿拉善SEE这几年我们在做什么?除了刚才说的1亿棵梭梭,还有前任会长任志强,是我们小米的代言人。因为在内蒙的阿拉善要节水,农民以前种玉米,玉米耗水非常大,1亩地耗水量在1吨以上。现在我们根据科学的研究,每亩地耗水每年在300公斤以下,这样阿拉善的地下水也可以得到维持,防止荒漠化蔓延。所以,我们让农民改种小米,小米可以达到300公斤/亩/年以下。后来我们又创办了社会企业,帮农民卖小米。这是我们荒漠化治理做的方面。
其实我们也是中国生态保护方面的一个主要力量,我们在深圳有红树林基金会,保护中国滨海湿地;我们有一个“任鸟飞”项目,这是保护中国滨海湿地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做很多保护濒危动物、植物的项目,我们和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吕植进行了五年的合作,在三江源地区保护雪豹。我在两个星期以前,和你们的许智宏校长一块儿去了玉树,在澜沧江的源头。特别感动的是,五年的时间,我们和当地的农牧民结成了非常好的一种关系。比如,大家知道雪豹要袭击牲畜、牦牛,如果不给牧民赔偿,牧民可能要打雪豹,但是雪豹是濒危动物。所以我们阿拉善SEE山水和当地政府、农民一起建立一个赔偿基金,大家一起出钱,他们自己民族讨论建立一个小组,他们来确定赔偿的金额,这个非常有效。这也被弄成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
另外,我们是做企业的,所以我们去年发起了中国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行动。简单说就是“不绿色不采购”,这是我们的口号。谁污染环境,我就不买他(房地产商)的东西。另外,我们是中国环保NGO最大的资助者,中国环保的NGO大部分都是我们资助的。
所以,我们是三个大的领域在不断地建立平台,建环保平台,帮NGO一块儿筹款管理这些款项。和大家一起关注中国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事业。谢谢!
何雪峰:感谢钱会长的分享。我想钱会长的分享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解答我们这两天在圈子里讨论的企业或者商业怎么来参与公益的一些问题。
最后,请四位嘉宾分享一关于通过创新来重塑公益的思考。
邓飞:这两天在杭州做一件事情,在找政府协调能不能拿100亩地做中国第一个公益小镇,有这样的一个根据地以后,我们做公益产品的研发,再把这些产品分发给县里面的公益组织,让他们能够干活,本地人来解决本地人的问题,然后我们再做培训。让整个的中国公益界能够组织升级。
何雪峰:邓飞的关键词是“公益小镇”,下面请马老师。
马丽波:我觉得中国公益的未来一定在创新上,可以是理念的创新、规模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我觉得创新也是最佳、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何雪峰:下面是大苗。
苗世明:我来爆料一下。8月29号之后第二天的8月30号,我想告诉大家,我们10个城市的孩子和家庭是聚集到所有的工作室,他们在干什么?在狂欢,他们非常开心,甚至用那些图片做成蛋糕给自己的同学过生日。我觉得我们不止带来了大量的舆论和挑战,其实还带来了他们重新更愿意站起来、更愿意走出来,我们的改变决定了他们更早一天走出来。我们有一句话叫“艺术表达生命”,希望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被尊重的权利,谢谢!
何雪峰:感谢大苗,最后钱会长。
钱晓华:希望大家一起来关心我们的环境,关心我们的生态保护的事业,谢谢!
何雪峰:再一次感谢四位嘉宾,我们这个环节到此结束,把话筒交给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