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核病防治创新性传播策略支持项目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新冠肺炎作为传染性疾病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同时,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同样需要更广泛的关注。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过去的一年我们见证了诸多优秀的结核病防控议题相关的报道。为了感谢各位媒体人的付出与坚守,传递“终结结核病流行,自由健康呼吸”的倡导主题,让优秀的结核病防控报道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传播,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发起了第四届结核病防控报道奖作品征集与评审。

本次征集活动中,我们邀请健康传播学者、资深媒体人、公共卫生及结核病防控领域专家,根据评分的要求和标准对55篇投稿作品进行两轮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如下:

个人奖

特别贡献奖:

《医保覆盖下的结核病负担沉重,专家建议药物进入甲级目录》,马晓华,第一财经

《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发布系列报道》,张磊,健康报

《加强联防联控规范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徐婷婷,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

深度报道奖:

《校园肺结核疫情高发,如何终结?》,崔慧莹,南方周末

《江苏师大校园肺结核系列报道》,李明子,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人文关怀奖:

《那个在除夕夜试图自杀的病人:已经花了30万,我还有脸治下去吗?》,陈以寒,丁香园

《张文宏:硬核医生的“无核 ”之战》,程昕明,中国慈善家杂志

最具问题意识奖:

《当艾滋病病毒遇上结核杆菌……》,张思玮,中国科学报

《22人确诊43人筛查异常 江苏师大肺结核疫情或已反复两年》,马丹萌、金亦辰、于睿恺 ,财新网

《为什么中国每年还有超过80万人得结核病?》,吴斌,南方都市报

全球视野奖:

《专家料2045年前超千万人因结核病死亡 能否复制新冠防控经验》,马丹萌、王伯文,财新网

As world grapples with coronavirus pandemic, tuberculosis is having a resurgence,庄屏卉,南华早报

年度创新奖:

《白色瘟疫梦幻曲》,局部气候调查组

《当“白色瘟疫”遇上新冠肺炎 它们说的每句话都值得倾听》,张恪忞、石天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一图读懂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杨迪,人民网

《被忽视的白色瘟疫,每年折磨80万中国人》,苏昕、祝晓蒙,网易数读

优秀报道奖:

《终结“白色瘟疫” 不妨借鉴抗击新冠经验》,田雅婷,光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结核病防控:老对手 莫放松》,王天奡,人民政协报

《结核病越来越耐药?别怕,新药治愈率高达85%》,李禾,科技日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每年新增肺结核80万例》,王君平,人民日报

《一种感染了全球十几亿人的传染病》, 田栋梁,医学界

《疫情令全球结核病防控面临挑战 专家吁完善防治体系》,张尼,中国新闻网

《全球结核病防治进展缓慢 世卫专家呼吁加大投入终结传染病“头号杀手”》,王志胜,环球网

《新冠疫情控制住了,结核病防控却可能倒退5-8年》,朱萍、王鑫雪,21世纪经济报道

《不被忽略的白色瘟疫:我们在努力消除结核病!》,项铮,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

《广东省科技奖|智能防控为遏制结核病流行提供广东经验》,黄锦辉、邢泽鑫、陈大钻,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机构奖

年度影响力机构:

财新网

第一财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光明日报

年度专业精神机构:

健康报

中国科学报

医学界

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

年度人文洞察力机构: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慈善家

丁香园

南方周末

南方都市报

年度创新传播机构:

局部气候调查组

网易数读

年度潜力新媒体:

北京结核病防治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专家点评(节选)

触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政策层面加以分析探讨。与受众相关度高,社会影响广泛。报道主题非常鲜明突出,提出的解决方案和诉求也非常明确,希望未来医保确实能响应这一呼吁。

—评审专家评《医保覆盖下的结核病负担沉重,专家建议药物进入甲级目录》

披星戴月,跋山涉水……起笔于抗疫名医张文宏远赴云南山村力推耐药结核防治公益行动,现场详细记述耐药结核对生命个体摧残的故事,继而以“大国穷病”“中国方案”“希望之光”“一番宏愿”四个部分,将我国结核病危害与防治现状、消除结核的种种努力一一道来,可谓深度报道我国结核病防控的一篇力作。

—评审专家评《张文宏:硬核医生的“无核 ”之战》

通过个体悲剧故事和具体案例来解剖社会问题和制度症结,既打动人心又启发思考。结核病患者群体是最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的那部分人,需要让大家更加了解他们,关注他们,支持他们。结核患者之殇,因病致贫的母亲不想再做家庭的拖累,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报道将结核患者的困境细细描摹,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新闻眼抓的很准,全在题目里了。

—评审专家评《那个在除夕夜试图自杀的病人:已经花了30万,我还有脸治下去吗?》

唯一入选的外文作品,结合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对于新冠疫情形势下对于结核病防控的思考和建议,详实收集并展现各国的在疫情封锁期间的结核病诊治困境和隐忧。行文流畅,信息密度高,具有较高的传播意义和科普价值。

—评审专家评As world grapples with coronavirus pandemic, tuberculosis is having a resurgence

这篇报道信息翔实,说服力强,从全球肺部健康大会的前沿信息引入,结合专家采访与资料整理,线索清晰,可以看出,作者在素材整理、采编、分析框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准备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主要问题,也没有诉诸情愫,而是通过数据信息、现实形式和专业人士的讲述,将一个公共卫生领域极为重要的问题和相关解决路径探索的过程向读者娓娓道来。

—评审专家评《专家料2045年前超千万人因结核病死亡 能否复制新冠防控经验》

长图画卷配精要解说,融合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这部精致的图文宣传佳作,极富创意,引人入胜,形象而清晰地展示了人类与结核病抗争的古往今来,使人在艺术欣赏中全面了解了结核病及其防治知识,于结核病防控科普贡献卓著,值得特别称赞与奖励。

—评审专家评《白色瘟疫梦幻曲》

值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之际,以条漫形式与拟人手法,将潜伏身边却易被忽视的结核菌与全世界聚焦中的新冠病毒一并推出,在鲜明对比中生动科普。简洁、直观、清晰、有趣、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评审专家评《当“白色瘟疫”遇上新冠肺炎 它们说的每句话都值得倾听》

用图解形式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传肺结核的危害,防治肺结核的方式方法以及得了肺结核以后应如何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积极治疗,迎合了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信息容易被公众接受,可读性更强。

—评审专家评《一图读懂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

这篇报道在专业知识收集和研究性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度极高,多角度、高水平、全方面地将结核病的“前生今世”、发病率、死亡率、灾难性等关键环节和焦点领域展现给读者。作为一篇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堪称范例。

—评审专家评《被忽视的白色瘟疫,每年折磨80万中国人》

中国结核病防控报道奖的征集与评选

明年将继续进行,欢迎大家继续为中国结核病防控

事业奔走呼吁,报送更多优秀的报道作品!

特别提示:第四届中国结核病防控报道奖获奖作品的奖金、证书、奖杯将于4月份陆续发出,感谢获奖个人和获奖机构的耐心等候!

关于中国结核病媒体健康倡导项目

项目从2016年初开始,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提供支持,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执行,致力于通过协助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对结核病进行系统性、创新性的报道与传播,探索有效的传播手段,改善中国结核病宣传的媒体环境。

项目立足于服务记者对结核病议题进行深入报道,设立结核病报道奖,鼓励和支持媒体人开展结核病议题的田野调研,参与国内、国际的会议报道;项目推动下,产出了多篇结核议题相关的深度报道内容,开启了结核病议题健康传播的有益尝试。项目希望通过媒体对结核病议题的报道增强全社会对结核病的认识,呼吁全社会携手防控结核病,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上一篇:第五届中国结核病防控报道奖获奖名单(2021年度)

下一篇:第三届中国结核病防控报道奖获奖名单(2019年度)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Email:csmr2013@vip.163.com

©2024 CSMR. AII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