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教育上做一些事情,就是给他们埋下新的种子,未来有一天会真的生根发芽。」
分享嘉宾 |陈骁 美丽中国招募与大学关系经理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主题是“教育公益与青年成长”,我觉得特别好,希望今天的分享这两部分都可以兼得。美丽中国不是唯一解,我今天仅代表一个方向,给大家分享美丽中国在做什么,它是怎么做的。我本身是美丽中国的志愿者,现在也在美丽中国做全职员工。

这是我的简单介绍,我是北京人,我跟在场很多人一样,是90后。浙大读的是工科,之后去美丽中国做了两年项目老师,现在是美丽中国全职招募经理。我的专业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为什么一个“修空调”的开始做教育,我是怎么走到教育行业的呢?
我曾经去参加了一个台湾的夏令营,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大陆太缺失了。那天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当了老师,我一定要给学生们讲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期间,通过做社团,我锻炼了自己的领导力、组织力、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我自己喜欢什么。大学的时候参加了科技创意竞赛,台上四个人是我们小组的全部成员,彼此分工,有人做研究,有的人做实验台搭建,落到我头上的任务是做PPT、做演讲、做展示,因为大家觉得我特能说,而且我也喜欢说,这个东西到底怎么节能对我不重要,但把这个东西讲给别人听,让别人相信能节能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就想毕业以后是不是要继续按原来的路继续读书、继续深造。

大三下学期我遇到了美丽中国,这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在我印象中做教育无非是一条路——考教师资格证进入公立学校做一名老师。但当我看到美丽中国愿景和美丽中国的模式是培养更多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加入其中,通过两年实践了解中国农村教育情况,然后两年之后继续到不同的领域发展、协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才第一次想明白,原来解决教育问题根本不是单纯靠老师能够解决的,是需要社会很多不同人士和不同力量协同解决它,所以我选择加入了美丽中国。
很多人在大学期间都有参加过短期项目,但为什么我在美丽中国做这么久,这两年时间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刚刚进到项目的时候在云南先参加了培训,大家不要忘记我是“修空调”的,我们专业还有“烧锅炉”、“修电脑”、“养花”、“种树”的,那么我凭什么可以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的孩子,所以我去参加了培训,培训为期5到6周的时间。
通过宣传片大家可以看到,美丽中国2008年到现在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师包括资源,所以前期有一个突击训练营,至少保证老师站在讲台上不会误人子弟。之前还有更多的培训,包括会有一个教学主管,教学主管跟辅导员一样,给老师听课、评课。
目前项目集中在云南、广东、广西还有甘肃,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你们还去广东?云南、广西、甘肃都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去广东?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因为当时我被分配到广东,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市陈店镇沟湖学校有很多教学楼,有各种各样的教室,教室里有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这些硬件都不缺,但是的确缺老师,没有人愿意当老师。这是我第二年支教时,模拟他们上课的样子,有人学习、有人睡觉、有人趴着。
我们刚去的时候,老师都满心欢喜,打满了鸡血,想去做事情,想去改变一方教育水土,但迎来的是打击和挑战。
首先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当时教物理,初三的物理课根本没法讲,孩子上课的时候不听,我们首要任务是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科学。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动用社会力量,募集到一些实验器材,带领学生去做实验,这个实验器材会发到每个学生,每两个人用一个器材,也做实验的小制作,一方面让他们发现物理很好玩。
另外一点,有的学生成绩确实很差,考试很差,但善于动手,这些学生怎么表现需要老师提供平台。所以我开这样的课程时,这样学生的优势就得以体现。在做小制作的时候,班里做得最快的学生其实就是成绩最差的一组,班里所有孩子都围绕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感觉好像受到了万人敬仰,自信心油然而起,基本处于爆棚状态。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会觉得我来这个学校,我在这个学校里是有我位置的,我也可以受别人的尊敬——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有些问题可能考试的时候不会考到,但是很多学生会感兴趣,我作为老师给大家将问题时会把我们物理当中的基本原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课程和生活结合时,会发现学生对于学习兴趣慢慢起来了,他们的成绩肯定也就提起来了,因为他们开始愿意去学习。我当时教的两个班成绩在前一前二,我们的很多老师用独特的方法上课,自然而然学生的成绩会提高。
但是我们面临一个问题,课说的像相声一样、天花乱坠的,也还是有学生不愿意听。我们发现有1/5的学生会选择继续读书,包括高中、技校、五年制大专,但这些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这真的不好说。所以很多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而是选择去工作。
大家可以看一个视频,这是我的学生,在捡内衣扣,挂在架子上,非常低收入,低技能,赚的很少,也很辛苦的工作,不知道为什么吸引他们。我问他们为什么愿意做这个事?他说可以赚钱,一个月挣三千多块钱,比老师还高,他跟我说,你也是大学毕业的,你们大学也不过如此吗?我说这怎么相比呢?其实仔细想也是如此,很多上大学的人出来找不到工作,但事实上初中生就可以赚钱,那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转一大圈再出来工作?
这些学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让他们物理提高多少分,因为最终目标不是中考,这时候说成绩没有用,他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学习阅读,所以我们当时开设了图书馆,让当地老师协助运营图书馆,因为我们相信图书馆在他们手中可以继续,图书馆到现在还在继续运营,全部由当地的老师和学生管理。那我们也做一些相应的职业教育,告诉他们初中毕业以后还有哪些路可以选择,当机器取代了你们现有的工作以后还可以选择新的工作。所以我们带学生一起参加挑战赛,带学生去广州游学,去遇见未来的自己。
再说回那个打工的小姑娘,她后来耐心准备考试,完成了中考,顺利考上了当地的中专,是她喜欢的幼师专业。但到了第二年,她跟我说,老师我辍学了。我非常震惊,后来我知道她们家有9个孩子,她必须要去工作。我问她她的工作状况怎么样?她说非常开心,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给我讲很多超市是如何开的,如何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她每天可以看到新的书、交到新朋友,很开心。当时我发现,对于这个孩子说,她不是在乎每个月有三千块钱,而是她可以学到东西。所以说老师在教育上做一些事情,就是给他们埋下新的种子,未来有一天会真的生根发芽。

那两年当中,我们自己有哪些成长?我们项目中课堂内CEO和课堂外的CEO没有区别,两年当中除了教书还要做项目,这个过程对于我现在的工作有十分大的帮助。当然,每一个美丽中国的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来说更多是找到未来职业发展道路,因为从“修空调”的到教育从业者的转变需要过渡。这两年期间我发现了农村底层的问题,也知道未来要朝向哪个方向发展。所以在美丽中国既教育学生,也是去寻找到了我自己。也可以说,这两年我个人的发展或许对整个中国教育都有一点点的推动作用。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美丽中国相关信息

*注:本文及视频为活动现场实录,部分内容未经嘉宾确认
北京大学“乐天行动派”公益沙龙
北京大学“乐天行动派”公益沙龙是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的系列活动。沙龙汇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公益人、有创想有行动的青年,就全球青年公益话题展开讨论,旨在增进青年对全球社会公益事务的理解,探索世界的更多可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公益,乐天行动,创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