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题目是“如何开启一个公益项目”,虽然我一直在做公益传播,有一些经验,但是讲这个题目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吃力,因为我毕竟没有真正去公益机构履职、做项目的经验。
还好我看到了很多项目从发起到传播到结束的过程。一些项目甚至遇到过一些争议,比如刚才说到朋友圈“小朋友同一天生日”的项目,今天早上深圳民政局发出公告说要调查。这个公告一发出,就会有很多人先入为主的认为公益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我们没办法定论。从做公益的创意来看,我们希望能够复制以前公益项目传播的成功案例,比如早期的“冰桶挑战”等等,希望把公益成功案例复制起来,但是传播过程中守住初心很难,创意的时候面临公众接受、公益项目及伦理、道德基准等很多艰难的抉择。还是回到今天的题目“如何开启一个公益项目”,勉为其难,但还是把这个题目开一开,然后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些传播上的经验。
做项目之前,先要看见问题。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项目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哪些是我们所擅长的,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时每个人有能力局限,我们可以选取哪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和去实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梳理自己可以调动、或者撬动的资源。比如新媒体大V、流量明星等线上资源和线下广告资源等,需要根据项目的目的进行选择。然后是思考创意点,你看过哪些项目,哪些项目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可以借鉴参考,最后需要大家选择采取行动的角度或者方法。
我的优势是公益传播,所以会带来一些传播案例。
“英国报姐”是一位在微博平台中排名前10的人气博手,她的账号发了一篇小狗宝宝的文章,获得了五千多万阅读和二十多万的点赞。还有一个案例是为了让活泼好动的女儿安静一会儿,“英国报姐”给了女儿画布和涂料画画,女儿很有才华,画的很好看,于是就把这些画作捐给世界慈善机构。后来在2017年9月上线的案例“小朋友画廊”也是这种切入角度。SNH48的姐妹团GNZ48中一位团员父母意外严重受伤,她发出的个人求助微博也影响很广泛。还有一个小动物保护机构,救助一只狗,通过淘宝店铺进行募捐,很快筹到20多万。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如果大家经常上微博就会发现,大家对公益认知没有那么专业或者没有那么多深刻的思考,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往往会聚焦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大家关注的点和我们常规想象的并不一样。我们现在看到的,通常所说的小动物也好或者说是儿童类的,大家关注的点在慢慢的朝着西方化的领域做一些变化,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是他们是小群体,其实他们行动力非常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洞察,因为大多数人关注这些领域,那么比如人气博主、明星等也会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大的精力。
看到问题后就需要去思考,哪些是我们擅长去做的,相信每个人有自己能力的擅长,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解决。
我主要是根据我的传播工作做思考,但类比到项目当中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有资源,但很多人不能认清自己的资源到底有哪些也不知道什么会成为可用的资源。最典型的例子是之前我们帮“第一声音”做传播规划的案例。最初,创始人有明星资源,但没有想到怎么去用,他的想象是邀请明星活动或者实地做一次探访。但我们告诉他,这种资源是很好的资源,而且有些明星影响力蛮够,是流量型的,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很简单的参与到项目中来。而且很多明星已经习惯了线上宣传模式,可以将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打通。

我们讲了这么多资源和目标,最后一定是要做减法的。首先要确定目标,项目做什么,是筹资优先的?还是传播优先?还是像救援队伍一样需要做动员获得人力支持的?以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最后尽量数字量化、客观化。现在做公益,如果你去公益机构,公益机构的运作非常专业,项目层面非常职业化,和公司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最后是组团队,团队有实际团队和虚拟团队两种,虚拟团队大家接触少,但我们新浪内部做项目时也会组虚拟团队,比如做大项目调动时,调动很多其他部门在这一时期一起支援我们。关于项目创意点,首先是你看过哪些项目,哪些项目可以借鉴,哪些项目给你教训,最重要的是大家多看多想。
最后介绍一下新浪公益的案例,我们做了“中国公益指数”、“天使之益”等项目,有四五位明星参与。

还有一些救灾的项目,今年救灾的亮点在于有很多明星出来捐款,同时我们也遇到很多新阶层的人——大V,甚至有一些选手。

这是我们之前做的扶贫项目(PPT),这两天我们看到“同一天生日”项目,这个项目的思维逻辑和“同一天生日”蛮像,精准扶贫。

这是去年开始的直播公益案例,我们自己的直播的产品一直播,通过联动明星参与到公益直播中来,撬动各方资源,公益是一个很好的支点,让明星参与到公益当中,助力公益。
下面说一下微博公益项目产生的链条。微博上公益项目有几个驱动方,公益机构、社会化、个人驱动。“个人”主要是指大V、名人微博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