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助推社会公益项目

李春宴| 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项目经理

各位同学们、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的李春宴,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还有我们“新1001夜农村寄宿留守儿童睡前故事公益项目”的故事。先从我的故事讲起,我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山村里,在农村长大,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学校发生了一件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事,就是撤点并校,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四五六年级撤掉了,我不得不从四年级开始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书,于是我开始成为一个农村住校生。由于父亲外出打工,我身上开始被贴上了两个标签:住校和留守,成了中国第一代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标签里面有很多故事。对我来说,我发现这两个标签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时时回望自己的历程,我会去想会去看,当我遇到或者看到新闻,我特别能够理解他们,也会想要去帮助他们。正因为这个标签,有了我第二个故事,就是支教的故事。最开始我没想过要踏入公益行业,研究生毕业后准备去找工作,投简历,有一天无意之中在学校的校园网站上看到一个宣讲会的信息,就是“美丽中国”。我去了他们的宣讲会上。那时候的宣讲会没有现在这么高大上,是在学校非常角落的教室里,里面稀稀拉拉地坐了20个人,最后只有十来个人。我听完后,就跟宣讲的人说我想加入。拿到offer以后,我的家人、同学等很多人阻止我,但我觉得我要去,因为想要看看十几年过去后,跟我有着同样标签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什么样,于是我去了一所农村学校教书。我发现十几年过去了,虽然物质条件有了改变,但根本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善,甚至在我读书的时候,虽然住在学校里,总体来说比较开心,跟老师同学们关系都非常好,心理状况很健康、积极、向上,大家一起努力读书,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去支教遇到了很多故事,很多孩子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他的爸爸妈妈在他一二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妈妈不知道哪儿去了。后来他说,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两个声音,觉得自己的脑子是分裂的,一个声音跟我说不要去找我妈妈,另外一个声音说要去找我妈妈,两个声音不断地打架。当年我读书的时候,班上考上大学的不到10个人,我去支教的学校里,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依然是这么几个人,很多人放弃了读大学、高中,很多初中孩子跟我说之后要去修车、打工,没有想过要去读大学这件事情。

我就在想,那么多人不想读大学,我能做的是什么?我希望我能做的是陪着他们健康长大。

这是我的学生们,他们本该去年考大学,但是这张照片里的孩子,据我我所知是没有一个考上大学。

后来我听说了新1001夜的项目,一开始听到这个项目的时候特别开心,因为新1001夜项目是真正想去陪孩子的项目。这是歌路营开发的项目,录制了1001夜故事,每天晚上陪着孩子入睡。刚才场下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项目叫新1001夜?名字好特别。我们经过测算,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住校大概会在学校住满1000个夜晚,因此我们这个项目命名为“新1001夜”,每天播一个故事,不要求你要读大学、高中,考多少分,但希望故事能陪伴孩子每一天健健康康的成长,这些故事是真的能够改变他们心理的。我们跟北京大学做过大规模干预实验,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看报告,可以看到对孩子的抑郁有非常大的影响。里面有很多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跟自己的同伴有很多改变。

最后看两个数据:50、25、5是什么意思?50是我们教书时初一的学生人数,25是他们留下来准备高考的人数,5个是考上大学本科的人数。目前有3200个农村住校生,10万所农村学,如果只有10%的人考上大学,那剩下2800多万的孩子们,他们的健康成长更需要我们去关注,欢迎大家跟我们一起来关注,谢谢。

△封图来源:yuntoo.com

下一篇:于跃:帮助的1%与100%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Email:csmr2013@vip.163.com

©2024 CSMR. AII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