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助推社会公益项目

你最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最愿意不畏艰险坚持下去的,通常是顺应着你内心所追寻的方向。

分享嘉宾 |张璟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区新闻官

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读的是国际政治,当时的理想特别高大上,想着自己以后要当个外交家。开学的时候,老师问所有国际关系学院的新生,大家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同学纷纷站起来说“我要做中国的撒切尔”“我要做中国的丘吉尔”。我的回答是,我很想去非洲。因为中学时我的政治老师说非洲特别落后,给我们看了很多非洲小朋友的照片,瘦瘦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和眼睛,当时我就想,或许有一天能够去非洲帮那些孩子。这怎么实现?政治老师说去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就有可能实现。我想,当时寻求平等的种子就在我心里种下了。我是北京人,出生在很普通的家庭,但不知道为什么对平等的追求一直根深蒂固。后来发现我不适合做外交家。当外交家要特别理性,而这是我的弱点,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后来我认为,虽然我不适合做外交家,那么做记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记者也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就本着这样一种天真想法去清华读了新闻系。一个偶然机会,我到了《华盛顿邮报》做实习生,这让我有机会看到更加全面的社会,发现世界并不像我原本以为的那样完美。做记者的时候,我去过全国很多地方,采访过部长、总统,也采访过失足妇女或者是贫困民工,或者因为贫困而跳楼自杀的女大学生,我采访过不同阶层、各行各业、形形色色很多人……发现之前的想法跟看到的现实差别巨大,真实的世界太不公平了。

那么我能做点儿啥?当时《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的社长向我推荐了他母校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一个实验班项目——国际发展方向的公共管理硕士(MPA/ID)。他说如果你不甘于做一个观察者、记录者,而是想做一个实践者、改变者,或许可以申请那个项目。于是我就申请,后来也如愿以偿拿到全奖去了哈佛。

2008年春天,哈佛快毕业的时候,盖茨基金会刚好在中国成立了办公室,需要有国际政治、经济和媒体背景的新闻官,我觉得是个特别合适的机会,于是就回国了。这也算是个机缘——我做记者的时候做过很多艾滋病项目的采访和讲座,认识不少公益圈的朋友,包括后来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的首席代表,他在加盟盖茨基金会后想到了我。的确,大家平时在每个场合认识的每个人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帮助和机遇。所以我在2008年毕业回国后,加入盖茨基金会,一直干到现在,将近十年了,可以说见证了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之所以跟随基金会这么久,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的价值观——“所有生命价值平等”,而这也与我多年来心里一直追寻的理念相吻合。未来大家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可能也会发现,你最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最愿意不畏艰险坚持下去的,通常是顺应着你内心所追寻的方向。否则,未必能长久。

在基金会,我们坚信所有生命价值应该平等。但是,我们都清楚,在现实世界,那简直就是乌托邦。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1960年,全球每年两千万的孩子过不到5岁生日,也就是每年一整个北京市人口那么多的孩子会在五岁以前被死神夺去生命,相当于每分钟有40个孩子离开我们。2015年,这个数字是600万,每分钟有11个孩子离开我们。绝大多数孩子都在发展中国家,非洲、东南亚。这个数字是盖茨一直不停说的数字,最让他和我们基金会全体同事揪心的数字。5岁以下孩子死亡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盖茨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所有生命价值平等,特别关注影响穷人的健康与发展问题。

下面倒叙补充一下盖茨基金会成立的历史。盖茨原计划没有这么早捐出财产成立慈善基金会。大多数富人一般会死后再进行捐赠。基金会的成立最早源于盖茨有了一定财富积累之后,由于写信给盖茨先生求助的人们太多,年事已高的盖茨父亲处理这些信件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建议盖茨成了一个小型基金会。

1997年的时候,盖茨和夫人在飞机上看了一篇关于轮状病毒的报道,这是一种导致腹泻的病毒,非洲每年50万孩子因为这个病毒而死亡。他们说这肯定写错了,在美国轮状病毒已经不会导致孩子死亡,已经有很成熟的医疗措施。于是盖茨给报社打电话说要刊误,但报社回复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盖茨及夫人惊呆了,这种在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听说过的、已经消灭的疾病,却在非洲导致每年几十万的孩子死亡。盖茨开始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于是盖茨同父亲商议,决定提前想把财产全部捐赠出来,并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

于是,盖茨基金会在2000年美国西雅图成立了。比尔•盖茨认为基金会不要做花钱不问效果的“傻慈善”,而是要做“精明的慈善”。商业每一分钱都要效果和评估,为什么到了资源稀缺的慈善行业界反而没人管花钱的效率?在盖茨基金会,选择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评估都有自己的策略。

基金会成立以来,捐款总额已达300多亿美金,每年平均是40亿,项目分布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基金会关注那些政府、企业都十分缺位,却对穷人影响最大的健康和发展领域的问题。例如发展中国家重大的传染性疾病,像疟疾、结核病等等。

基金会秉承乐观、合作、严谨、创新的价值观,相信催化式慈善的力量,利用基金会的资源建立跨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系统性改变。投资那些市场缺位、政府和企业通常不愿意投资、却对穷人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的领域。简而言之,就是让市场为穷人服务。

在中国,盖茨基金会的使命是继续支持中国应对国内挑战(包括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控烟项目等),并支持中国成为推动全球健康和发展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再次欢迎大家今天来盖茨基金会做客!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也欢迎大家访问我们的网站www.gatesfoundation.org了解更多。同时,希望各位关注我们的微博与微信(@盖茨基金会,@乐天行动派)。感谢大家!

*注:本文及视频为活动现场实录,部分内容未经嘉宾确认

△扫描二维码观看第四期沙龙直播回放

北京大学“乐天行动派”公益沙龙

北京大学“乐天行动派”公益沙龙是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的系列活动。沙龙汇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公益人、有创想有行动的青年,就全球青年公益话题展开讨论,旨在增进青年对全球社会公益事务的理解,探索世界的更多可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公益,乐天行动,创变未来。

上一篇:沈丹玺:为Real Good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篇:北京大学“乐天行动派”公益沙龙第三期:教育公益与青年成长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Email:csmr2013@vip.163.com

©2024 CSMR. AII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