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构: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下设设综合处、疾病监测与评价处、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免疫规划管理处、艾滋病预防控制处、结核病预防控制处、血吸虫与地方病预防控制处、慢性病预防控制处、精神卫生处、爱国卫生工作办公室、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管理处、环境卫生管理处。
国家卫计委的疾病预防控制局的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全国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防止和控制疾病发生和疫情蔓延,承担发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承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http://www.nhc.gov.cn/jkj/new_index.shtml
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负责全国结核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中心,是集结核病预防控制资源协调、业务指导、疫情监测管理、项目组织实施及技术人员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机构。其主要职能是:
1、 为政府制定有关结核病预防控制的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开展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研究;
2、 对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
3、 对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4、 承担结核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处理、上报和专项分析;
5、 承担国家结核病防治指南的制定;
6、 实施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评价与推广应用;
7、 负责国际合作、援助等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8、 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研究;
9、 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新技术、新方法;
10、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编写各类人员培训教材;
11、承办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办的相关工作。
https://m.chinacdc.cn/jkzt/crb/yl/yljhb/
1981年5月,为了进一步开展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原卫生部决定在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现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胸科医院)成立了“北京全国结核病防治研究中心”。2002年1月18日再次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是全国结核病防治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领导下,协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以下职责:
1、开展全国结核病防治人员和医疗单位有关人员的临床技术培训工作;编写结核病防治工作相关培训材料。
2、开展结核病防治科研、临床技术咨询和指导。
3、开展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抗结核病药物临床观察研究。
4、协助开展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5、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6、开展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工作及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开展耐药监测工作,负责各种菌种和标准菌株的保存。
7、承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办的其它工作。
https://m.chinacdc.cn/jgxx/zzjg/gkdw/200506/t20050610_8285.html
中国防痨协会是由全国防痨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盈利性社会团体。1933年10月22日在上海成立,1950年1月总会由上海迁至北京。1957年1月,中国防痨协会正式成为国际防痨联合会的成员。1963年因国际防痨联合会坚持其”两个中国”的立场,中国防痨协会中断了与国际防痨协会的合作。1986年3月,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通过了恢复中国防痨协会在该会合法席位的决议。1987年中国防痨协会重返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本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立兴教授曾于2002年当选为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秘书长。现任理事长王撷秀教授自2013年起至今,担任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总部领导成员,亚太区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主席。
中国防痨协会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系统唯一的国家一级科技社团,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为国家卫生与计生委。本会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科技工作者,动员多方力量,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结核病防治科技工作者服务。
《中国防痨杂志》是中国防痨协会的会刊,是我国惟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性结核病防治专业高级学术期刊。
http://www.cata1933.cn/
本分会全称为“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简称“结核分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Society for Tuberculosi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STB”。 本分会是中华医学会领导下的、由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学术性机构,是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4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12次大会期间成立了11个专科学会,结核病科学会为其中之一,结核病科学会的成立意味着结核病的防治增添了新的力量。1996年6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改称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并沿用至今。选举端木宏谨为主任委员,李才、何国钧、屠德华为副主任。
结核病学分会的主要工作包括: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召开结核病学术会议、制定结核病诊疗标准、出版相关学术出版物并与国际组织如礼来基金会开展国际合作。
http://chinacctb.org/
国际组织:
世卫组织控制结核司的目标是推动结核病预防、护理和控制的普遍获得,指导全球应对威胁,并促进创新。世卫组织控制结核司的目标是推动结核病预防、护理和控制的普遍获得,指导全球应对威胁,并促进创新。
世卫组织控制结核司的核心职能包括:
围绕对结核病至关重要的事项提供全球领导;
针对结核病预防、护理和控制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策略和标准,并监督其实施;
与世卫组织的区域和国家办事处一道,向会员国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转变并建设可持续能力;
监督全球结核病情况并衡量结核病护理、控制和筹资进展;
制定结核病研究议程并促进开发、转化和传播宝贵知识;
促进并参与结核病行动伙伴关系。
https://www.who.int/teams/global-tuberculosis-programme/data
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成立于2001年,组织的使命在于通过协调世界范围内的相关行动者,以打击结核病,为结核病的易感人士提供服务,并且确保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治疗,从而实现在全世界消除结核病的最终目标。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已经在超过一百个国家确立了1300个工作伙伴,包括国际组织、技术组织、政府项目、研究机构与筹款机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公民组织与社区群体和私人部门。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在日内瓦设立秘书处。
http://www.stoptb.org
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简称为全球基金,致力于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是一个政府与民间合作创办的国际金融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基金在机构及个人捐款的支持下,在全世界开展抗击最恶性疾病的工作,其业务目前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已经承诺投入21.7亿美元,支持150个国家抗击这三种疾病的大规模预防、治疗和护理项目。
全球基金的宗旨为遏制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三种疾病的传播,并防止它们对家庭、社区和全球经济造成的危害。全球基金的使命是为抗击艾滋病、结核病与疟疾活动筹集资金,通过为新计 划和现有计划进行融资,支持全球范围内对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这三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自2002年以来,中国共成功申请了19个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简称“全球基金”)项目,累计获得资金8.04亿美元,其中结核病项目3.67亿美元(占45.5%)。2011年全球资金资助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国作为进入中高收入水平的G20国家不再符合其支持标准,项目自2013年起陆续完成,到2015年3月底,已申请和执行项目将全部结束。
http://www.theglobalfund.org
为了抗击“白色瘟疫”——结核病,国际结核病专家们第一次于1867年齐聚一堂,探询治疗结核病策略,这是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的前身。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大会目前每四年召开一次。自2000年以来,联合会已经在世界上设立12个办公室,拥有来自156个国家在内的各类17,000个联合会会员。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的目标在于:为贫困人口提供健康解决方案。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的会员分为基本会员、学术团体会员、个人会员、赞助会员、荣誉会员以及捐赠人。 基本会员是致力于肺病工作的医疗和服务机构,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每年缴纳会费,参加代表大会并拥有讨论和选举权。学术团体会员指除了基本会员以外的与联合会目标相一致其他学术机构和基金会,每年缴纳会费,参加代表大会并拥有讨论和选举权。个人会员每年缴纳会费,参加科学分部的活动。赞助会员每年缴纳会费并向国际防痨联合会提供特别帮助,参加代表大会并拥有讨论和选举权。中国防痨协会为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的基本会员。
http://www.theunion.org/
本着众生平等的理念,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致力于帮助所有人享受健康而高效的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基金会的重点任务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使他们有机会摆脱饥饿和极端贫困。在美国,基金会致力于保障所有人——特别是资源匮乏的人——获得所需机会以取得学业和生活的成功。基金会总部设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在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以及沃伦•巴菲特的指导下,由首席执行官杰夫•莱克斯和联席主席威廉•盖茨。
2009年4月,盖茨基金会宣布与中国卫生部建立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旨在通过运用最新的结核病防治技术,加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而加强中国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基金会将在未来五年内(2009-2014)为中国提供3300万美元资助。合作项目前两年半为开发阶段,通过在局部地区试点,来检验新工具和创新的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后两年半为示范阶段,优选开发阶段中最有效的创新方法,并将其整合为新的结核病防治模式,同时在二十个地市逐步推广。
http://www.gatesfoundation.org/tuberculosis/Pages/default.aspx